近二十年,国内钢结构产业在质量、技术、规模是虽有了巨大的发展和提高,但钢结构行业整体品牌效应不高,大部分中小型钢结构企业在中低端轻钢领域打滚,利润很低,一些企业虽然也能承建大型钢结构工程,但差不多全是挂靠大型品牌 钢结构企业的资质,绝大部分利润归这些名牌企业所有,品牌缺失是中小型钢结构企业发展之硬伤。
国内整体上还是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,特别是轻钢领域,技术含量不高,再加之基本同质,市场也高度集中,造成恶性竞争,极大妨碍了钢结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。而问题的关键,就是轻钢结构在设计、加工工艺、材料,等方面技术要求不高。因此极易模仿,再加之进入门槛低,直接加剧行业的混乱性。单以上海市为例,大大小小的钢结构企业多不胜数,而且绝大部分企业仍在国内的中低档轻钢结构市场打滚,在国内外高端重钢结构市场上难觅其芳踪。除此之外,一部分中小钢结构企业有小富即安的思想,满足于现状,不在科研、技改、创新上花心思,何来品牌?
钢结构企业品牌源于市场的忠诚度,其核心是质量、技术与信用。而品牌的培育是一段漫长的过程,非一日之功,国际上的某些企业名牌,其品质和诚信度往往经历了十几年、几十年的培育和考验。因此,中小钢结构企业在培育品牌的过程中需要耐心、细心以及坚定不移的决心,不能有一步登天的冲动,也不要被漫长的道路吓倒。特别是在全球经济氛围不太好的当今,钢结构企业树立品牌愈发重要,拥有强大品牌的钢结构企业能安然过“冬,而更多的无品牌企业将举步维艰。
|